本期內容簡介
超高齡社會終極解 AA人生動起來
長壽大勢衝擊每個人、每個社會、每個國家,世界衛生組織(WHO)將2020~2030訂為「全球健康老化的十年」,長壽而健康,才是值得嚮往的超高齡社會。
該如何應對?《康健》團隊經過半年研究,同時攜手《銀天下》、全球頂尖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台灣最高醫藥健康研究機構國衛院,共同倡議超高齡社會終極解:AA人生。
什麼是AA人生?為什麼要從40歲開始?既然長壽不可避免,我們該思考想要過什麼樣的高齡生活?從中年就要去想像,前端該做哪些改變,才能健康活躍到最後呢?自己的老後自己負責,AA人生如何扭轉世代衝突危機?本刊一次為您解析。
觀念解|台灣篇 AA人生 活得快樂最重要
再半年,台灣就有超過20%的人口超過65歲,為了妥善照顧高齡長者,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政府推行了哪些預防保健的計劃與措施?
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是台灣第1個國家級高齡研究機構,首任執行長許志成同時也是執業多年的家醫科醫師,他認為及早培養內在能力與適應能力,是擁有AA人生的重要關鍵。如何活得有意義感,除了提升自己的內在能力,重要的是盡早培養調適能力,獨立自主、為自己負責,才能活出快樂的晚年生活。
政策解|日本 「超智慧」迎戰「超高齡」
日本在2007年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達21%),日本社會面臨醫療和照護需求增加,但人力明顯不足的困境。
日本政府於2016年提出「超智慧社會(Society 5.0)」計劃,預計在2030年後,透過穿戴監測裝置,讓健康管理更即時、個人化,並借助AI控制的守護機器人、進行高齡獨居者的自我照護。台灣明年也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日本如何運用智慧科技的經驗大可借鏡,來解決高齡少子化的社會問題。
我運動所以我健康
根據體育署2023年的統計,台灣運動人口比率達82.6%,規律運動人口更達歷史新高的35%。運動,不僅是後疫情時代大爆發的休閒新風潮;最近,更成了醫生「治療」癌症的新處方。
為何動?如何動?
《康健》本次採訪整理許多達人,他們是為何動?運動讓他們找到大人的意義、尋找快樂以及如何搭起兩代情。同時也介紹一些台灣正開始或已開始流行的運動,以及如何運動不受傷,讓讀者也能一起開始準備AA人生!
中高齡爬高山4大黃金律
台灣高山症發生率為36%,也就是每3位登山者,就有1位發生高山症。到底什麼是高山症?
高山症不像心肌梗塞來得急猛,反而症狀會緩慢產生、逐漸嚴重。《瘋高山》作者、台灣高山醫學權威王士豪醫師的研究發現:不論頭痛、沒胃口、頭暈、明明很累卻睡不著……,都是高山症的徵兆。不論哪一個年齡層,切記4大黃金律,就不會輕易被高山症擊倒。
7個讓你動起來的妙招
運動,最難的就是開始。 就算你動起來了,克服了所有障礙,卻很快發現,動起來只是開端,後面更最重要的是:如何堅持下去?堅持,對於做任何事情都是挑戰。幸好,針對這個難題,運用有科學根據的研究, 7個建議不私藏,讓你持續動起來!
運動不受傷|怎麼動,才能跟你的「最愛」跑步長長久久?
中年後,資深媒體人趙心屏開始慢跑,從小不運動的她「從此愛上長跑(馬拉松),愛到無法自拔。」跑過國內外9場全馬,和數不清的半馬……直到疼痛找上門,趙心屏的困惑:到底怎麼動,才能維持最喜歡的運動,卻不受傷?怎麼去修正跟調整到可以進行、或至少可以做原來喜愛的運動,看看長庚紀念醫院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王定中怎麼解惑?
職棒之神大谷翔平 運動不傷害的3大撇步
運動員受傷,是常態。翻開所有運動員的傳記,幾乎沒有一個倖免。但,無論再大的傷害,如何在最短時間內修補、恢復,卻是維持運動生涯和身價的關鍵。除了醫療,更重要的是受傷者的自我療癒和修養。大谷翔平的養身之道,說明除了超強意志之外,他還掌握了哪些人體恢復最基本的傳統智慧呢?
超高齡社會終極解 AA人生動起來
長壽大勢衝擊每個人、每個社會、每個國家,世界衛生組織(WHO)將2020~2030訂為「全球健康老化的十年」,長壽而健康,才是值得嚮往的超高齡社會。
該如何應對?《康健》團隊經過半年研究,同時攜手《銀天下》、全球頂尖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台灣最高醫藥健康研究機構國衛院,共同倡議超高齡社會終極解:AA人生。
什麼是AA人生?為什麼要從40歲開始?既然長壽不可避免,我們該思考想要過什麼樣的高齡生活?從中年就要去想像,前端該做哪些改變,才能健康活躍到最後呢?自己的老後自己負責,AA人生如何扭轉世代衝突危機?本刊一次為您解析。
觀念解|台灣篇 AA人生 活得快樂最重要
再半年,台灣就有超過20%的人口超過65歲,為了妥善照顧高齡長者,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政府推行了哪些預防保健的計劃與措施?
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是台灣第1個國家級高齡研究機構,首任執行長許志成同時也是執業多年的家醫科醫師,他認為及早培養內在能力與適應能力,是擁有AA人生的重要關鍵。如何活得有意義感,除了提升自己的內在能力,重要的是盡早培養調適能力,獨立自主、為自己負責,才能活出快樂的晚年生活。
政策解|日本 「超智慧」迎戰「超高齡」
日本在2007年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達21%),日本社會面臨醫療和照護需求增加,但人力明顯不足的困境。
日本政府於2016年提出「超智慧社會(Society 5.0)」計劃,預計在2030年後,透過穿戴監測裝置,讓健康管理更即時、個人化,並借助AI控制的守護機器人、進行高齡獨居者的自我照護。台灣明年也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日本如何運用智慧科技的經驗大可借鏡,來解決高齡少子化的社會問題。
我運動所以我健康
根據體育署2023年的統計,台灣運動人口比率達82.6%,規律運動人口更達歷史新高的35%。運動,不僅是後疫情時代大爆發的休閒新風潮;最近,更成了醫生「治療」癌症的新處方。
為何動?如何動?
《康健》本次採訪整理許多達人,他們是為何動?運動讓他們找到大人的意義、尋找快樂以及如何搭起兩代情。同時也介紹一些台灣正開始或已開始流行的運動,以及如何運動不受傷,讓讀者也能一起開始準備AA人生!
中高齡爬高山4大黃金律
台灣高山症發生率為36%,也就是每3位登山者,就有1位發生高山症。到底什麼是高山症?
高山症不像心肌梗塞來得急猛,反而症狀會緩慢產生、逐漸嚴重。《瘋高山》作者、台灣高山醫學權威王士豪醫師的研究發現:不論頭痛、沒胃口、頭暈、明明很累卻睡不著……,都是高山症的徵兆。不論哪一個年齡層,切記4大黃金律,就不會輕易被高山症擊倒。
7個讓你動起來的妙招
運動,最難的就是開始。 就算你動起來了,克服了所有障礙,卻很快發現,動起來只是開端,後面更最重要的是:如何堅持下去?堅持,對於做任何事情都是挑戰。幸好,針對這個難題,運用有科學根據的研究, 7個建議不私藏,讓你持續動起來!
運動不受傷|怎麼動,才能跟你的「最愛」跑步長長久久?
中年後,資深媒體人趙心屏開始慢跑,從小不運動的她「從此愛上長跑(馬拉松),愛到無法自拔。」跑過國內外9場全馬,和數不清的半馬……直到疼痛找上門,趙心屏的困惑:到底怎麼動,才能維持最喜歡的運動,卻不受傷?怎麼去修正跟調整到可以進行、或至少可以做原來喜愛的運動,看看長庚紀念醫院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王定中怎麼解惑?
職棒之神大谷翔平 運動不傷害的3大撇步
運動員受傷,是常態。翻開所有運動員的傳記,幾乎沒有一個倖免。但,無論再大的傷害,如何在最短時間內修補、恢復,卻是維持運動生涯和身價的關鍵。除了醫療,更重要的是受傷者的自我療癒和修養。大谷翔平的養身之道,說明除了超強意志之外,他還掌握了哪些人體恢復最基本的傳統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