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 [第463期]:一個作家的老後 樂齡生活與身心養護

點閱:1

作者:文訊雜誌社編著

出版年:2024.05

出版社:文訊雜誌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214

附註:月刊

本期內容簡介

人類或許是唯一會對老死憂懼的生物,弔詭的是,老與死亡,卻完成了生命。西蒙.波娃在《論老年》裡開宗明義指出,「因為,是通過老年揭露了我們之前的人生是有意義還是沒意義。」由此,老不僅是一種生理狀態,它甚至是靈性動物不可避免檢視生命意義的最後階段。
創作者們終將愈寫愈老,而衰老帶來的,又是什麼呢?
電影《黃金時代》裡的一句臺詞,「這就是我們的黃金時代。」那是才女蕭紅說的。面對老也該如此,唯有好,才禁得起老。或許最萬全的抗老方法,是把每時每刻都過好,那麼每一當下,永遠會是餘生的黃金時刻。
雜誌簡介
 
《文訊》雜誌創刊於1983年7月1日,發行逾30餘年。2003年5月3日,《文訊》改隸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持續發展迄今,基金會成立宗旨在於保存、研究、傳播、發揚台灣文學。
 
基金會所發行之《文訊》雜誌,為關心新書資訊、出版動態、閱讀環境的優良人文雜誌,重視人文史料的蒐集、整理及研究,提供完整的藝文與出版資訊,報導作家創作與活動;同時結合國內從事現代文學研究的作家、學者,共同為現代文學的發展貢獻心力。由於長期的累積及用心,獲得文藝界及學界普遍的肯定,不但已成為台灣現代文學的資料庫,更是台灣文學發展的檢驗指標。
  • 編輯室報告
  • ︱我們的文學夢︱那些流浪,和孤獨,教我的事―謝旺霖的文學夢
  • 大陸有關華文文學研究動態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