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臺灣生技傳承接班關鍵時刻!
臺灣企業傳承高峰將至
新世代接班人 典範轉移超乎想像
根據資誠《2023 家族辦公室調查報告》,
臺灣家族企業仍有54% 由第一代管理,高於全球平均值,
報告預估,臺灣「傳承接班」將在未來2 年進入高峰!
在產業界線模糊化,企業整併、跨越合作成常態之際,
本刊特別專訪普生、樂斯科生技、啟新生技、嘉年生化
四家已完成企業交棒的生技製藥公司,
二代繼承者們在父親構築的高牆下接班並青出於藍,
其故事不只具啟發,更為臺灣生技醫藥世代交替關鍵時刻,
帶來產業典範轉移!
【People | 人物】68
36項顯微科學創新技術 多次「臺灣第一」
陽明交大生醫光電所高甫仁潛心雷射光學顯微術30年
陽明交大生醫光電所高甫仁,在他鑽研雷射與光學顯微術逾30 年的學術生涯中,曾在儀器研發上多次締造「臺灣首次」創舉,促成顯微鏡領域的國際指標性會議FOM 兩度來臺主辦、明年將第三度踏上臺灣,高甫仁影響力也從物理學擴及到生醫應用。即將屆齡退休的高甫仁,其願景是期盼未來將研究成果無私地分享給學術界,也笑說:「機會,該留給年輕人。」
【Library | 知識庫】
MIT 大師Harvey Lodish、羅聞全、Lauren Foster 首次在臺聚集!
NBRP Demo Day 展臺灣生醫量能 與大師共造新創生態系
5月28日,「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招商暨人才與技術媒合會」(NBRP Demo Day) 一連兩天盛大舉行,本次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Harvey F. Lodish、生物金融學創始人羅聞全(Andrew W. Lo),及MIT 技術授權辦公室副主任Lauren Foster 三位MIT 大師的演講貫串全場,加上跨域打造新創生態系、強化專利佈局的趨勢論壇,以及NBRP Demo Day 結束後,接連兩天的MIT 大師課程,讓參與的生醫界人士們收穫滿滿。
【Library | 知識庫】
「臺日非病毒CAR-T 細胞治療的未來新前景研討會」
非病毒載體CAR-T 進臨床! 脫靶毒性、製造、安全性為關鍵挑戰
5月21日,由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BPIPO) 主辦之「臺日非病毒CAR-T 細胞治療的未來新前景研討會」,邀請到信州大學醫學部小兒科教授中沢洋三,以及新日本科學株式會社(SNBL) 執行董事下井昭仁、SNBL 全球服務暨溝通部門望月秀美,分享開發非病毒CAR-T 細胞治療的經驗與觀點;此外,也邀請到富禾生醫總經理李建謀、永昕生物醫藥藥物開發處協理周維宜等臺灣再生醫療業者,分享精準免疫治療及CAR-T 細胞生產的挑戰與未來。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臺灣生技傳承接班關鍵時刻!
臺灣企業傳承高峰將至
新世代接班人 典範轉移超乎想像
根據資誠《2023 家族辦公室調查報告》,
臺灣家族企業仍有54% 由第一代管理,高於全球平均值,
報告預估,臺灣「傳承接班」將在未來2 年進入高峰!
在產業界線模糊化,企業整併、跨越合作成常態之際,
本刊特別專訪普生、樂斯科生技、啟新生技、嘉年生化
四家已完成企業交棒的生技製藥公司,
二代繼承者們在父親構築的高牆下接班並青出於藍,
其故事不只具啟發,更為臺灣生技醫藥世代交替關鍵時刻,
帶來產業典範轉移!
【People | 人物】68
36項顯微科學創新技術 多次「臺灣第一」
陽明交大生醫光電所高甫仁潛心雷射光學顯微術30年
陽明交大生醫光電所高甫仁,在他鑽研雷射與光學顯微術逾30 年的學術生涯中,曾在儀器研發上多次締造「臺灣首次」創舉,促成顯微鏡領域的國際指標性會議FOM 兩度來臺主辦、明年將第三度踏上臺灣,高甫仁影響力也從物理學擴及到生醫應用。即將屆齡退休的高甫仁,其願景是期盼未來將研究成果無私地分享給學術界,也笑說:「機會,該留給年輕人。」
【Library | 知識庫】
MIT 大師Harvey Lodish、羅聞全、Lauren Foster 首次在臺聚集!
NBRP Demo Day 展臺灣生醫量能 與大師共造新創生態系
5月28日,「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招商暨人才與技術媒合會」(NBRP Demo Day) 一連兩天盛大舉行,本次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Harvey F. Lodish、生物金融學創始人羅聞全(Andrew W. Lo),及MIT 技術授權辦公室副主任Lauren Foster 三位MIT 大師的演講貫串全場,加上跨域打造新創生態系、強化專利佈局的趨勢論壇,以及NBRP Demo Day 結束後,接連兩天的MIT 大師課程,讓參與的生醫界人士們收穫滿滿。
【Library | 知識庫】
「臺日非病毒CAR-T 細胞治療的未來新前景研討會」
非病毒載體CAR-T 進臨床! 脫靶毒性、製造、安全性為關鍵挑戰
5月21日,由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BPIPO) 主辦之「臺日非病毒CAR-T 細胞治療的未來新前景研討會」,邀請到信州大學醫學部小兒科教授中沢洋三,以及新日本科學株式會社(SNBL) 執行董事下井昭仁、SNBL 全球服務暨溝通部門望月秀美,分享開發非病毒CAR-T 細胞治療的經驗與觀點;此外,也邀請到富禾生醫總經理李建謀、永昕生物醫藥藥物開發處協理周維宜等臺灣再生醫療業者,分享精準免疫治療及CAR-T 細胞生產的挑戰與未來。
章節
- Editor's Note | 編輯筆記 技轉授權機制不改 新創惡性循環就不斷
- KOL | 專家觀點 中沢洋三 Yozo Nakazawa:打造更便宜、安全、有效的「日本風格」非病毒CAR-T 療法
- People | 人物 36 項顯微科學創新技術 多次「臺灣第一」陽明交大生醫光電所高甫仁潛心雷射光學顯微術30 年
- Company | 焦點企業 腦機介面晶片CDMO 在臺灣生奕科技集清大跨領域創新實現精準神經調控臨床醫療
- GBI Bookshelf | 環球愛閱 人文關懷貫穿 生統、公衛到全人教育梁賡義從人生的《取捨之間》看現代高教挑戰!
- Stock Market | 股市 臺灣生技股 Top 10 & 2024年6月臺股精選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