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人生是一場追求自由的劇場 / 趙政岷
心理學家馬斯洛說,人生得最高境界是「自我實現」,但不為生理、為安全、為社會、為尊重而活,但甚麼才是自我實現?人要工作到幾歲退休?事業要長青多久?投資要賺到多少才夠?終極的答案應該是「讓自己自由」。如果夠了解自己要的、清楚自己喜歡與能做的事、與周遭環境所期待的事,就能追求自己的選擇,做想做的事,可以在你會贏的地方打仗,不只讓自己自由,當然也就成為一流的自我實踐者。
富達投資分析師、日本投資專家金武貴,因著與世界各地頂尖人士的接觸,寫下《世界一流菁英的77個最強工作法:IQ、學歷不代表工作能力,是習慣和態度讓人脫穎而出!》一書,書中指出學校畢業後人各有志,發展不同。有人進顧問公司,有人任職投資銀行,有人成為攝影家,也有哈佛的MBA跑去開咖啡店,或離開外商金融機構開了麵包店,還有人在劍橋研究考古,其實都沒甚麼不好。 如果能選擇自我實現的道路,都是人生最佳的境界。而自我實現的必要要素是什麼?包括了「想做的事」「能做的事」「社會期待的事」。而這必須有幾個重要的態度:
一、想做的事情都去做,想做的事情不用局限——未來想做的事,全部放手去嘗試。
把想做的事情限縮成一件是很不自然的,但是為什麼我們都被教育成只能鎖定一個目標呢?仔細思考,人生應該是盡情去挑戰所有喜歡的事情。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就無法自主的努力,結果也無法成就一流的工作,也談不上自我實現。
二、不退休的人不會死——熱愛的工作將提高人生的機會成本。
想做都去做的天職是永遠不會退休,在柏林洲際酒店的會議中,世界知名大型投資基金創始人,同時也是金融界的傳奇人物,對在場的年輕人說「不退休的人不會死。」「我知道在生物學上會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想要以『做你喜歡的工作,不要退休,人就不會死』提醒大家 」仔細想想,死後就毫無意識,所以在死亡那一瞬間之前,做自己熱愛的工作,度過充實的人生,那實質上就可以說是永生。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提高人生的「機會成本」,有喜歡且擅長的事情,絕對可以提高自己的人生品質。
三、活用強項,在可以贏的地方打仗——不要把人生賭在喜歡卻不適合的事情上。
「你的強項是什麼,就要找到可以用得上的工作。人的弱點是好不了的,即使克服了,也贏不過那個領域的強者!」的確每個人都會有優缺點,在學校也會有拿手和不拿手的科目。但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都會拿「人生最不擅長的科目」來一決勝負。如果熱愛的事情剛好是你的工作,那幸福絕對無可比擬。但是要避免「很熱中卻不適合,無法滿足顧客,也無法於競爭中勝出」的事情,只因為嚮往那份「帥勁」,就一股腦的投身其中。
四、組織團隊,創造一個沒有你也可以運作的組織——聚集比自己優秀的人,給予好的工作動機。
能夠實踐願景的人,都是懂得借力使力,能夠延攬比自己優秀的人才,成為夥伴或顧問、員工,為自己的願景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援。善於用人的人,會特別用心在讓周圍的人得到好處。他們深知人不會因為單純心地善良就提供協助,因此要建立長期的雙贏互惠關係。即使最初的關係是由對方的善意開始,如果沒有長期的利益,大概也無法長久維繫。
五、共享願景並充分授權——無法授權的組織不會壯大。
想要創造強大的組織,能不能放手讓團隊成員自行判斷很重要。不能授權,就無法產生槓桿效應,成不了大事。要產生槓桿效應,必須讓共享願景的人,能夠自動自發的行動。因此擁有相同的願景、價值觀、理念很重要。要讓團隊成員能夠自行判斷,就必須擁有作為判斷基準的「理念」。這份理念是不論遇到任何狀況都適用的標準。因此要得到別人的幫助,重要的是要讓對方也一起思考願景。
六、讓自己自由——不要被世俗的眼光迷惑,誠實面對自我。
所謂的自我實現,就是自由。人生經歷各種苦難、學習,累積了經驗,責任也隨之越來越重大,也漸漸變得不自由。不論是問五年前的自己、十年前的自己、二十年前的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方向如果像做的事都一樣,那就是不被世俗迷惑,真心的自我追求。想想「想做的事」「能做的事」「社會期待的事」?人生是一場自我滿足的劇場,相較於他人的期待,你更應該過屬於自己的人生!
現在,摸著自己的胸口,問問五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過去的自己,還有五年後、十年後、二十年後未來的自己:「你想做什麼?」
人生是一場追求自由的劇場 / 趙政岷
心理學家馬斯洛說,人生得最高境界是「自我實現」,但不為生理、為安全、為社會、為尊重而活,但甚麼才是自我實現?人要工作到幾歲退休?事業要長青多久?投資要賺到多少才夠?終極的答案應該是「讓自己自由」。如果夠了解自己要的、清楚自己喜歡與能做的事、與周遭環境所期待的事,就能追求自己的選擇,做想做的事,可以在你會贏的地方打仗,不只讓自己自由,當然也就成為一流的自我實踐者。
富達投資分析師、日本投資專家金武貴,因著與世界各地頂尖人士的接觸,寫下《世界一流菁英的77個最強工作法:IQ、學歷不代表工作能力,是習慣和態度讓人脫穎而出!》一書,書中指出學校畢業後人各有志,發展不同。有人進顧問公司,有人任職投資銀行,有人成為攝影家,也有哈佛的MBA跑去開咖啡店,或離開外商金融機構開了麵包店,還有人在劍橋研究考古,其實都沒甚麼不好。 如果能選擇自我實現的道路,都是人生最佳的境界。而自我實現的必要要素是什麼?包括了「想做的事」「能做的事」「社會期待的事」。而這必須有幾個重要的態度:
一、想做的事情都去做,想做的事情不用局限——未來想做的事,全部放手去嘗試。
把想做的事情限縮成一件是很不自然的,但是為什麼我們都被教育成只能鎖定一個目標呢?仔細思考,人生應該是盡情去挑戰所有喜歡的事情。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就無法自主的努力,結果也無法成就一流的工作,也談不上自我實現。
二、不退休的人不會死——熱愛的工作將提高人生的機會成本。
想做都去做的天職是永遠不會退休,在柏林洲際酒店的會議中,世界知名大型投資基金創始人,同時也是金融界的傳奇人物,對在場的年輕人說「不退休的人不會死。」「我知道在生物學上會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想要以『做你喜歡的工作,不要退休,人就不會死』提醒大家 」仔細想想,死後就毫無意識,所以在死亡那一瞬間之前,做自己熱愛的工作,度過充實的人生,那實質上就可以說是永生。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提高人生的「機會成本」,有喜歡且擅長的事情,絕對可以提高自己的人生品質。
三、活用強項,在可以贏的地方打仗——不要把人生賭在喜歡卻不適合的事情上。
「你的強項是什麼,就要找到可以用得上的工作。人的弱點是好不了的,即使克服了,也贏不過那個領域的強者!」的確每個人都會有優缺點,在學校也會有拿手和不拿手的科目。但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都會拿「人生最不擅長的科目」來一決勝負。如果熱愛的事情剛好是你的工作,那幸福絕對無可比擬。但是要避免「很熱中卻不適合,無法滿足顧客,也無法於競爭中勝出」的事情,只因為嚮往那份「帥勁」,就一股腦的投身其中。
四、組織團隊,創造一個沒有你也可以運作的組織——聚集比自己優秀的人,給予好的工作動機。
能夠實踐願景的人,都是懂得借力使力,能夠延攬比自己優秀的人才,成為夥伴或顧問、員工,為自己的願景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援。善於用人的人,會特別用心在讓周圍的人得到好處。他們深知人不會因為單純心地善良就提供協助,因此要建立長期的雙贏互惠關係。即使最初的關係是由對方的善意開始,如果沒有長期的利益,大概也無法長久維繫。
五、共享願景並充分授權——無法授權的組織不會壯大。
想要創造強大的組織,能不能放手讓團隊成員自行判斷很重要。不能授權,就無法產生槓桿效應,成不了大事。要產生槓桿效應,必須讓共享願景的人,能夠自動自發的行動。因此擁有相同的願景、價值觀、理念很重要。要讓團隊成員能夠自行判斷,就必須擁有作為判斷基準的「理念」。這份理念是不論遇到任何狀況都適用的標準。因此要得到別人的幫助,重要的是要讓對方也一起思考願景。
六、讓自己自由——不要被世俗的眼光迷惑,誠實面對自我。
所謂的自我實現,就是自由。人生經歷各種苦難、學習,累積了經驗,責任也隨之越來越重大,也漸漸變得不自由。不論是問五年前的自己、十年前的自己、二十年前的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方向如果像做的事都一樣,那就是不被世俗迷惑,真心的自我追求。想想「想做的事」「能做的事」「社會期待的事」?人生是一場自我滿足的劇場,相較於他人的期待,你更應該過屬於自己的人生!
現在,摸著自己的胸口,問問五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過去的自己,還有五年後、十年後、二十年後未來的自己:「你想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