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 113/10/15 [第74卷10期]:新農業網路行銷 網紅及電商 產量到流量實戰

點閱:1

其他題名:Harvest semi-monthly

作者:豐年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24.10

出版社:豐年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本期內容簡介

新農業網路行銷
網紅及電商 產量到流量實戰

農業,這個與泥土打交道數千年的傳統產業,百餘年來歷經生產面重大變革,產品如何銷售也必須緊隨時代,時時微調,甚或決斷巨變。

根據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公布的《2023年台灣網路報告》,臺灣使用行動寬頻上網的比例超過八成,只需一支智慧型手機,不用出門就可採購農漁產品。當蔬果農產出現在手機螢幕已是日常進行式,臺灣農業如何揣摩行銷新模式?

本期採訪農業部政務次長、前農糧署署長胡忠一,農糧署持續推動各項農業產銷政策及行銷活動,其中產銷履歷及多項生產認證,等於臺灣農產的品質保證;農產品作為農食供應鏈起點,安全、安心是消費者始終在乎的要求,更是生產到銷售端都必須承擔的責任,從品質出發更能銜接下游繽紛多元的行銷。

因應電商崛起,農業部門輔導成立多個電商平臺如「農良直賣所」、「鱻魚購」,同時亦有各具特色的民營生鮮電商,如品項多元、營業額冠於全國的「i3Fresh愛上新鮮」,主打無抗有機、集結小農差異化行銷的「農匠市集」,不同經營取向各有鋩角。

產地與消費者的距離也在改變,《豐年》訪問雲林青農林柏賢、莿桐鄉農會總幹事張鈺萱,他們透過Instagram、Facebook分享第一線實況,從務農日常到農產品料理方式、地方特產,既能行銷農產品,也傳遞知識與文化。退休後才務農的李財星,與家人經營YouTube頻道「瑞星的一畝田」,分享種植知識與農業觀念,收穫超過10萬人訂閱,則反映民眾對於親自種植作物、了解栽培技巧的興趣。

在茫茫人海中被看見,將流量化為銷量,努力之外畢竟有訣竅,本期也採訪深具業界經驗的專家分享教戰守則,讓農友及讀者初步掌握社群媒體的特性:只要夠真實、夠有趣,透過簡單的設備製作內容,也能在網路時代闖出一片天!
雜誌簡介
 
《豐年》雜誌於1951年發行,每月15日出刊,至今已連續發行70餘卷,詳實記錄著臺灣農業發展的經過。除了扮演政府與農民間的橋梁,宣導政令、提倡新知技術,也深刻反應農村生產現況、關注生活與生態議題,與臺灣農業一起進步成長。
  • 農產新豐味 Agri Nova 甘藍>甘藍台中3號 加工、外銷發展潛力大 抗病、耐熱、耐貯運 夏季平地栽培良率高
  • 運銷焦點 Agri Marketing 產銷失衡>高麗菜成為賭博菜的原因與解方 提升農業生產力、組織性 從源頭抑制產銷失衡
  • 豐年人物 Agri People 種土的人>《種土》安和哥養土「長養萬物」 守護有機棗園 屋前種樹「坐在這,你看多幸福!」
  • 豐寫真 Agri Album 秋天柿子黃了皮
  • 育種說分明 Plant Breeding 雜交育種>穩定性狀 育種家善用遺傳寶庫 雜交育種簡介(二):遠緣育種與雜交優勢
  • 農業技術 Agri Technology 土壤碳匯>土壤有機物特性與增匯要領(下) 留意植被、土地管理 7大要領增加土壤碳匯
  • 植人植語 Gardening Tips 秋石斛>耐旱秋石斛 愈曬愈開花 蘭花栽培入門首選 夏秋之際颯爽登場
  • 農村文化 Agri Culture 老頑童說故事>朋友比賽打水漂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