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雜誌 [第49卷 第10期]:解密 台式暗黑料理

點閱:1

並列題名:Taiwan panorama

作者:台灣光華雜誌編輯部

出版年:2024.10

出版社:光華畫報雜誌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28

附註:中英文國內版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外皮黑紫色的黑金剛花生,是上天送給雲林元長鄉的禮物,更是台灣土地上璀璨奪目的黑色鑽石。(莊坤儒攝,馬英凱設計)

【編者的話】
發現每個轉角的美好
在台灣百變多元的美食中,有的名稱乍看十分嚇人,有的顏色烏漆墨黑,但這些料理或食材實則暗藏著台灣文化密碼與生活記憶,本期《台灣光華》封面故事擬從「食材:皮蛋、黑豆、黑蘿蔔」、「飲料:仙草、羅氏秋水茶」、「菜色:蒼蠅頭、烏骨雞」、「黑金:本土黑松露、黑金剛花生」等暗黑料理,解鎖這些美食與產業之身世符碼,了解這些暗黑料
理令人回味再三的原因。
「在關渡的紅樹林,二年前為了執行國家公園署的研究計劃,經過核淮後下到紅樹林濕地,師生們穿著青蛙裝沼澤衣,一下去,大腿以下馬上深陷泥沼,再抬腳,一個腳印下至少有50隻彈塗魚跳起來,還有大量的招潮蟹⋯⋯」這是本期濕地生態保育專題中的一段描述,加上2024年台灣亞太永續博覽會舉辦所展現的豐碩成果,這是匯聚政府、企業、學界與NGO的力量,展現各界永續的實踐成果,並向世界傳遞台灣參與全球永續發展的決心與實力。
此外,本期報導還有近年來出現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藝文景點。如桃園總圖書館、橫山書法美術館等,除了體現城市美學的進一步深化,也成為遊客指名的新興觀光景點。在廟宇燈籠的專題報導中,《台灣光華》編採團隊則是特地前往彰化,探訪老字號的燈籠製作師,從藝師技藝的傳承,到製作展演的文化意涵,深入淺出地為讀者爬梳台灣廟宇燈籠的文化之美。
而本期的全民徵件主題「發現圖書館及閱讀之美」,同樣精彩可期,從一排排光影錯落有致的政大達賢圖書館、翻修自百年日式紅磚建築的新竹青少年館、關西休息站裡的圖書室空間、綠建築斜式屋頂的北投圖書館、具高識別度之松菸澡堂圖書館,到宜蘭市立圖書館旁的幸福圖書巴士⋯⋯,用一幀幀在你我周遭的生動影像,發掘在地生活的閱讀空間,提升你我的精神維度,更重要的是,發現以人為本的知識力量。
台灣光華雜誌簡介
台灣光華,世界光華
「台灣光華畫報雜誌社」(原光華雜誌)於民國六十五年創刊,目前台灣光華雜誌月刊以中英對照紙本及中日對照網路版向全球一百餘個國家及地區發行,包括全美一百多家書店同步販售,訂閱對象含括學術機構、藝術文化、貿易經理人、台商、華僑、關心台灣的國際經貿組織及外籍人士。
 
中華民國台灣長期推動南向政策,東南亞不僅是台灣的鄰邦,更是重要的貿易夥伴。為增進東南亞國家對台灣的了解,也讓更多讀者知道東南亞人士在台灣生活的各種面向,於104年12月創刊《光華》東南亞三語文版(印尼文、泰文、越南文)。東南亞三語文版刊物以雙月刊方式發行,定期出版且均已數位化,建置於《光華》官網。
 
核心價值——呈現台灣蓬勃生命力
「台灣光華雜誌」每月以多元化報導及雋永圖文呈現台灣發展脈動,見證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變遷。多年來以讀者最關心的話題,深入採訪報導,並以中英、中日雙語對照呈現,因而獲得「兩岸新聞報導獎」、「優良政府出版品獎」及「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等獎項之肯定。
 
集結叢書——累積豐富多元資料
繼「光華」第一本叢書——「面對當代人物」於民國七十三年推出後,市場反應熱烈,開啟國內雜誌界將報導系列內容集結成書風氣之先河,至今「台灣光華叢書」已輯印三十餘種,包括:「國際漢學與漢學家」、「台灣原住民文化」、「台灣特稀有生物」、「擁抱臺灣—百張圖片看現代臺灣」、「台灣民俗筆記」、「台灣好滋味」等叢書,可謂每本「台灣光華叢書」都是台灣不同面向的縮影。
 
數位整合——推動多元行銷
近年來,「台灣光華雜誌」與國內外媒體合作,進行跨界聯盟,除與知名電台合作單元專訪外,亦與多家網路平台合作發行「台灣光華電子報」及「台灣光華電子雜誌」。此外,更結合數位化科技,將累積三百期、數千萬文字之內容建立數位化資料庫系統,以多種檢索功能提升讀者閱讀及研究之服務。美國多所著名大學、國內中研院、國家圖書館、各地文化局圖書館等均為訂戶,並登上國家圖書館電子資料庫使用率排行榜。 「台灣光華雜誌」希望把台灣最真實訊息傳達給每一位讀者,不論是在國內,或是海外,讓每一個瞭解台灣的人更愛台灣,不知道台灣的人也能從這本雜誌中認識台灣、支持台灣。
  • 來自地方的明信片 Postcards from Home 北流意象
  • 編者的話 Editor’s Note 發現每個轉角的美好
  • 月月好讀 Variety Pages 《2421m的迴聲:阿里山林鐵全線紀行》
  • 影像對話 Photo Essay 《台灣光華》攝影徵件 發現圖書館及閱讀之美
  • 全球視野 Global Outlook 台灣與世界永續共好 2024台灣亞太永續博覽會
  • 藝文脈絡 Cultural Trends 燈籠的「藝」與「意」 生命禮俗之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