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 2024/11/14 [第1967期]:國民黨挨悶棍

點閱:1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作者: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出版年:2024.11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74

附註:周刊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國民黨挨悶棍

北京出手了!馬習二會沒能挽救國共疏遠 藍高層台胞證全被註銷
台獨立場鮮明的總統賴清德自2024年5月上任至今,共軍已兩度舉行「聯合利劍」系列軍演對台威嚇,台灣人對兩岸關係持續緊張看在眼裡。然而北京不只對賴政府、民進黨敵意甚深,其實近10個月來,國共兩黨關係也明顯趨於冷淡,即使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連勝文仍不時到對岸參訪,4、5月間前總統馬英九還受邀到北京進行「馬習二會」,10多位藍委還組團訪陸,但似乎都未能改變國共疏遠的走向。
表面上看,這半年來國民黨人士到對岸仍絡繹不絕,由藍營主導的兩岸宗教、文化等民間交流活動照舊,.........

◎晏明強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967期〉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
  • 封面故事 北京對國民黨出手了!馬習二會沒能挽救國共疏遠 高層台胞證全被註銷
  • 司法櫥窗 台灣捲入中東間諜戰情報路線! 辦真主黨BBcall爆炸案 國安檢調倒吸一口氣
  • 世界與台灣 共和黨全面執政時代來臨 蘭德專家:川普執政之路開綠燈,大量遣送非法移民傷經濟
  • 歷史一刻 中共如何定義「抗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