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特別企劃
如果,土地會說話
曾經,土地是如此令人歌頌,是那麼充滿自然的氣息。
如今,一場高雄氣爆震出了台灣經濟奇蹟下的真相——工業是如何粗暴的對待土地,而農業又是如何算計依附最深的土地?
20世紀初,那個經濟掛帥的年代,奧爾多‧利奧波德的《沙鄉年鑒》一書中,首先倡導的「土地倫理」闡述了人與土地互利共榮的關係。呼籲人們重視維護生物多樣化與土地健康之責。
缺乏國土規劃的土地,生態的自然與純淨有如天方夜譚,而不健康的土地,怎能提供我們均衡的營養與能量?
從日本、韓國謹守老祖宗「身土不二」的理念,教育國人多吃當令食物,傳遞善待土地從農業出發的智慧。反觀台灣,友善耕作政策的消極、慣行農業與自然農法的兩難以及消費者食不能安的憂鬱。你或許要問:農會與農民該如何善待土地、永續農業的未來?
如果,土地會說話,它會不會告訴我們:「農業可以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