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銳變CRO 2015生技“影武者”
根據統計,2013 年全球CRO 產業規模達230 ~ 250 億,2018 年可成長至330億,2010 年底迄今,產業併購( 含台灣、中國) 達40 餘件,是甚麼原因連私募基金都搶進?手握關鍵技術的CRO,真能左右新藥上市?
【Special Report 特別報導】
教育部生技創新創業計畫
校園創新課程 催生135 創業團隊
第六屆海峽兩岸醫藥品論壇
福建廈門「台灣化妝品准入窗口」促兩岸交流
【Investment 投資】
資本觀望 業者期望
兩岸醫藥「4+4」、「6 對6」
快速通道真有譜!?
紫金山會議結論達成「4+4」兩岸臨床試驗機構同步審查先行模式,中天集團總裁路孔明建議的兩岸新藥「6 對6」對接方案,引起兩岸藥企共鳴,只是後續如何落實,業界仍多觀望。
【Industry產業】
台灣第一座「癌症分子檢測中心」
普生攜手QIAGEN 打造全面癌症預防鏈
普生籌劃一年的「癌症分子檢測中心」於12 月15 日
正式進駐經濟部中台灣創新科技園區(中創園區)。這是台灣第一個標榜癌症專科的分子檢測中心,引進國際最先進的癌症分子檢測,首先針對國人前四大癌症死因-肺癌、肝癌、大腸癌與乳癌,提供檢測及癌症個人化醫療服務。
【Bio China 大陸生技】
投資移動醫療網先下手為強
跨國藥廠、上市公司、創投重砸「指尖醫療」
【Trend 趨勢】
2014 年新藥研發 10 大臨床三期災難教訓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