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自在的「空間」
生活習慣會記錄在空間動線裡,無論是住家或工作室,都是我們花最多時間待著的地方,每個人的生活模式都是獨一無二的,那麼要達到一種舒適有幸福感的空間安排,理當依空間的主人去創造出令他感到自在的空間鋪陳,而非套用某些設計公式或制式風格就能滿足。像這期我們邀請了藝術聚落「空場」的創辦人之一黃偉倫,身兼策展人、藝術家、父親身份的他,為了設計一家三口能住得開心的地方,他自己翻閱了很多國內外的室內設計書籍,重先檢視每個家庭成員的個性和需求,打破隔間的藩籬,利用家具、牆面線條、自然光的軌跡變化等,無形中帶出流暢的生活動線,頂樓的個人工作室,看似隨意擺放的物品,亂中有序,卻充滿生活溫度,這也是他體現一個巨大的家空間創作。
花藝設計師李霽的個人住家兼工作室,其中的動線安排也是經過一段時間使用調整後的樣貌,他比喻所居住的屋子就像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後會開花結果成自己滿意的樣子。室內設計師洪文諒說點點滴滴累積的生活厚度,就有屬於自己的風格。刻畫過的生活痕跡會烙印在居住的空間裡,私人的居所就該有自己的樣子,像默契十足、理解你行為模式的夥伴,做你最安適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