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訓雜誌 [第303期]:多謝款待,始末料理

點閱:1

並列題名:Training & development

其他題名:農訓月刊

作者: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聯合訓練協會編輯

出版年:2015.05

出版社: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聯合訓練協會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本期內容簡介

多謝款待,始末料理

由 於適逢母親節之故,所以每年到了撰寫5月號編者的話時,腦海中都會不自主的浮現出慈母和藹景象,內心也總是洋溢著濃濃溫馨感動。尤其隨著馬齒徒長,近年來則更加珍惜每次返鄉探親陪伴家母的機會,並深以還能徜徉享受慈恩浩蕩為幸。值此母親節將屆之際,謹代表編輯團隊祝天下偉大的媽媽「母親節快樂」。

身處當今糧食缺乏又分配不均的時代裡,不禁令人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嘆。但從相關統計資料顯示,每年全球丟棄或浪費的食物約13億噸;已邁入開發國家之林的台灣也不遑多讓,每年浪費食物價值約258億元,可讓全國小學生免費吃營養午餐4年。如此暴殄天物、蹧踏食物行逕,已到了怵目驚心的地步,怎能不讓人扼腕呢?

「敬天惜物」向來都被華人視為傳統優良的美德,尤其是農民更是奉以為圭臬。曾幾何時隨著產業轉型經濟起飛,物質生活水準大幅提升後,台灣崇尚奢華、消費成性風氣漸興,前述對食物的糟蹋只是其中一例證而已。

俗云:「民以食為天」,在糧食不足已是事實的今日,又要重塑「敬天惜物」傳統優良美德與價值之同時,從不浪費、妥善地珍惜使用食物的源頭――食材做起,應是釜底抽薪之計。而去年風行日本,創下收視佳績的NHK晨間劇「多謝款待」,劇中提及的「始末料理」觀念與做法,可說是具體實踐。所以本期特別企劃就以「多謝款待,始末料理」為題,引領大家了解與探討此一議題,也看看我國農業界如何在落實「始末料理」的理念。

今年1月31日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在接見「義大利農人協會」成員時,語重心長呼籲「重新找回對土地母親的愛」。夫土地滋養萬物,所以教宗視其為母親,誠屬良有以也之論。然而相信多數讀者不知道,聯合國為提醒世人正視土壤的問題和糧食生產不足之現象,並喚起對珍貴土壤資源保育的重視與參與,將今年定為「國際土壤年」。

農業是高度依賴土地的產業,其農產品質良窳相當程度取決於土壤健康情形。面對聯合國「國際土壤年」的呼籲,我國農業應有所啟發與反思,就此一議題本期邀請吳東傑執行長發表「國際土壤年對於台灣農業的意義」一文,其中諸多觀察與論點著實發人深省。

雜誌簡介

農訓雜誌是由「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聯合訓練協會」發行的雜誌,原本關注於各農漁會的活動訊息與專業知識,近年來慢慢轉型,關心台灣的農業與食品安全的未來,發表產官學三方的合作經驗與關於農漁業的研究分享,也採集台灣這寶島上豐沛、充滿生命的農漁民特寫。

1984年8月2日農訓雜誌完成出版登記(台北市政府府新一字第33620號函)。10月31日發行「農訓雜誌」雙月刊,以加強對結業學員之聯繫與輔導,提供農漁會員工進修,作為訓練之延伸。

1995年9月13日本會第4屆理事會第9次會議重要決議:1、向台北市政府申請變更登記。2、自7月起農訓雜誌由雙月刊改為月刊。

  • 總編輯的話 多謝款待 請別浪費!
  • 發行人LINE一下 行動思維轉移中的台灣農業
  • 名人帶路 綠島大象李孟發倡建「農村e拍網平台」 用環境教育,說農業的美好
  • 針砭集 健康土壤帶來健康生活
  • 小農台灣 批發市場裡,誰是菜蟲?
  • 新農日記 十年修得的老梅緣份
  • 農業.com 全球網路化──農會和信用部積極因應之道
  • 微笑地圖 跟著大島台灣「濃」旅行
  • 大地美術館 國際雕塑大師楊英風筆下的台灣風景名勝史蹟
  • 國際傳真 歐盟食品標示新制即將上架
  • 封面故事 樹葡萄 樹幹上的黑珍珠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