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認證 [第61期]:十周年特輯 非官方觀點的<<藝術認證>>

點閱:1

並列題名:Art accrediting

作者:

出版年:2015.04

出版社:高雄市立美術館

出版地:高雄市

格式:PDF,JPG

頁數:116

本期封面故事
 
10年來,從主題、內容到美編,《藝術認證》一直都在絞盡腦汁改變大眾對公部門刊物的刻板印象,撩起人們「閱讀藝術」的慾望,並戮力突破過去政府出版品流通管道的封閉,於2000年10月起進入全國各大書店通路,讓大眾能更便捷地接觸到這本雜誌,也讓它的能見度及專業度,都有亮眼的呈現。
多元、活潑的編輯型式是為了吸引更多年輕族群的接近,但《藝術認證》更想突顯身為一份美術館的刊物所應該承載的「學術價值」,就是不只行銷美術館所帶動的美學觀,也是推動藝術理念或行動的載體,
這是一本充滿了自信但偶爾想自我矛盾一下的雜誌,我們總幻想著大家可以花點時間,用一種悠閒自適的心情與步調,翻翻這本「處心積慮」想發掘圖像之美的雜誌,透過多元且具不同觀點的文章,去了解「有形」藝術資產的「無形」價值。
 
《藝術認證》每兩個月發展的專題,或許不夠熱血,又也談不上文青,但上至「當代藝術哲學」的精神面,下至「藝術品維護」的實務面,我們將嚴肅、深沉的藝術課題,凝聚成行動力十足的介質,讓可能被媚俗化或淺薄化、隨過即丟的市售雜誌,找到一個被「留下來」與「再翻閱」的理由。
這次,「美術館的旁白:非官方觀點的《藝術認證》」爬梳了雜誌10年來走過的路,並描繪著對未來的想望,附上十年的分類總索引別冊,是想讓大家知道,它不是船過水無痕的時效性報導,而是有著一些絕對是「在地自製,別無分號」的主題與議題,讓曾經看過它或是不小心錯過它的人,有機會去回味或了解那個曾經的「十年」。
 
這個月的精彩,還包括在高美館展廳中最夯的「夢我所夢: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剎那即永恆-2015林壽宇捐贈典藏展」中極簡藝術家林壽宇遺孀嚴筱良女士無私的大筆贈藏,以及串連了高美館重要的當代影像典藏之「南方上岸─2015影像典藏展」等展覽,相關評述都可以讓你與藝術越形緊密。
10周年,不容易啊!我們覺得《藝術認證》已長成一個可獨立思考也言之有物的孩子了,你覺得呢?

雜誌簡介
 
認識藝術認證 進入藝術認證
大型字型中型字型小型字型
高美館除了配合各展覽出版研究專輯、導覽書暨遊戲書(兒童館專門出版)外,並定期出版年報,將高美館每一年度在研究、典藏、展覽、教育推廣及園區生態經營工作上作一完整彙編,作為年度業務檢討改進之依據。另編印出版《藝術認證》雙月刊(每年6期)。本刊於2005年4月創刊,自2010年10月開始在全國各大書店上架販售,並為廣納更多議題加入,開放對外徵稿,期許以更前瞻、開放、自由的宏觀角度,積極打造一個良好的藝術交流與對話最佳平台。
 
《藝術認證》是一本好看、容易閱讀且具有學術研究價值的美術期刊,多次榮獲「國家出版獎(前優良政府出版品奬)」之肯定。《藝術認證》關懷台灣視覺藝術環境與美術相關議題發展,以輕鬆的文字、精美的圖片,進行多方議題的探討論述,及美術文化的對話,並和讀者分享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研究、展覽、教育推廣、兒童美術館、及所屬內惟埤文化園區自然環境生態營造與維護之成果,兼具美術訊息即時性及專業探討。對議題之探討深入淺出,有助於讀者對各議題之瞭解,進而引領讀者對藝術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關注。

  • 編者的話
  • 文物保存維護 要不要戴手套!? 持拿文物的眉角
  • 南島文化當代初探 相遇,在那端的森林-記2014法國洛宏汀之家駐村創作
  • 人物特寫 如果我是……虛擬情境中想說的一種生命狀態-側寫盧明德  
  • 藝評講堂 實證,作為自然主義批評的態度
  • 藝術哲學 內存與超越:Gérard Genette(中)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