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 2015/11/05 [第1496期]:朱王鬥 吳敦義是祕密武器

點閱:1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作者: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出版年:2015.11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00

附註:周刊

新新聞1496期簡介

【封面故事】朱王鬥 吳敦義是祕密武器
【封面故事】生兩胎救得了中國嗎?
【財經事】紫光代中國政府放狠話,蔡明介只能陪笑

【封面故事】朱王鬥吳敦義是祕密武器
後馬時代的國民黨權力爭奪戰開打
「在戰場上,你只能死一次,搞政治,你可以死好幾次。」
這句打贏二戰英國名相邱吉爾的名言,在政界必定有很多信奉者,
所以即使國民黨2016選情似乎有些低迷,
但藍營的各路人馬不但沒有喪志,甚至已經開始計算選後情勢,
被拔掉的洪秀柱、沒法「義不容辭」的王金平,
還有不知多少人,都想讓朱立倫藉由「換柱」拉抬藍營立委選情,
鞏固黨內地位的如意算盤打不響。
但黨中央也沒閒著,據傳用來制衡老王的祕密武器,
就是原來的競爭對手副總統吳敦義……。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

  • 社會事 補充保費挹注,安全準備金出現史上最高水位 健保喘口氣 擔心調降容易調漲難
  • 地方事 前清大副教授楊澤民「面試」,公民團體看見一線生機 拒絕空汙 「搶救」雲林縣環保局長
  • 小旅行 濕地與候鳥邂逅、秋水共長天一色 暢遊永安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