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plus+加分誌 [第54期]:聽舒米恩唱島嶼之歌

點閱:1

其他題名:加分誌

作者:

出版年:2015.12

出版社:八方之光整合行銷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本期內容簡介
 
【對.蹠.點 】
聽舒米恩唱
島嶼之歌
第52 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不要放棄(太陽的孩子)得獎人─舒米恩,要讓全世界聽到他的聲音。
正所謂音樂無國界,即便語言不通,但共鳴是存在的,也因為音樂的關係,舒米恩走訪了許多國家,有更深刻的體悟與反思。他喜歡把故事藏在音樂裡,醞釀著族群、文化、歷史,希望藉由音樂凝聚在地力量,並透過時空的脈絡下,找出時代交疊的音樂元素,並期望透過創新、再造,唱出屬於台灣的島嶼之歌。
部落文化傳承及轉變
文化經過時間的轉變,呈現了跟以往很不一樣的面貌。舒米恩表示:「改變最劇烈的應該是信仰吧!」在以前,原住民有泛靈信仰,相信天地萬物皆有靈,但後來在戰亂、社會動盪不安等時代背景下,一定需要一個很強烈、堅定的信仰,加上那時有很多牧師來台傳教,故天主、基督教快速在原住民族中發展起來。這時候就產生了「要信耶穌?還是祖先?」的問題,而且基督和天主教都是一神論,和原住民的泛神信仰是有矛盾的。
舒米恩說:「以前豐年祭是真的有祭神,現在大家都改去教會了,所以很難想像豐年祭的祭祖、祭山、祭海的情景,現在的豐年祭比較像是文化自信的展現,也藉由豐年祭的儀式讓後代可以知道以前的文化氛圍與面貌,不管是豐年祭祭祀詞
彙、歌謠,還有食物的採集、歷史傳說故事等,豐年祭也可以看作是讓後輩學習的機會和場域。」
除了信仰改變之外,還有教育體制也被學校給取代。阿美族裡有個特殊的年齡組織制度,每一個階級都有名稱,16 歲以前是一個階級(青少年組),最基層的男孩必須接受嚴格的訓練,訓練完後才算成年,因此在16 歲後才會升上一級(青年組),此時部落長老會為他們取個新的階級名稱,而階層名稱往往和訓練時間發生的重大事情有關,所以從年齡階層的名字,還可一窺當初的歷史,猶如阿美族近代史縮影。然後光是青年組可能就有五個階層,再上去是壯年組,以此類推直至老年組的最高階,總共約為十八個階層。舒米恩說:「現在阿美族教給下一代的教育體制和場域,都被學校給取代,所以我們只好利用寒暑假的時候去帶國高中生做一些簡單的傳統技能,像是怎樣砍竹子、認識野菜、去海邊抓海膽、龍蝦。現在即使是待在部落的孩子,接觸傳統文化的機會也沒有想像中多,更不用說住在都市裡的原住民。
但我覺得文化傳承是相當重要的,如果不愛自己要如何愛別人?因為你連自己是誰都不清楚,所以應該在國高中時期建立一種文化自信,可以很大方的唱母語歌、穿傳統服,至少要製造這些機會給弟弟妹妹們,趁著還有金馬獎、金曲獎的光環加持,發揮一些影響力」。
 
【國際學生宿舍】
琴鍵之上 世界之下
黃凱盈,得到2015 年十大傑出青年的肯定,曾被譽為「能在鋼琴上駕輕就熟,隨心所欲的音樂家」,琴藝高超已不在話下,但她想做的事情不僅僅是彈琴,有一個更大的目標在她眼前,而她正堅定的朝那方向前進。
踏上黑白鍵
國中畢業就出國留學,黃凱盈很清楚自己完全不適合台灣的教育體制,加上自己決定與鋼琴相伴,於是她在15 歲時就主動跟父母請求出國留學。她說:「如果在台灣讀高中,每天早上六點多就要起床出門上學,到晚上六點多才能回到家,之後晚上九點多開始練琴到半夜一、二點,日復一日。我沒有辦法這樣子生活,於是我選擇離開台灣。」
但一個十多歲小女孩到國外獨自生活難道不會害怕嗎?凱盈表示自己其實也有很多不安,尤其家人沒有出國留學的經驗,自己只能到處找資料或是憑空想像,一切都到當地之後才知道在當地生活的真實樣貌。一般人聽到出國留學想到的第一個問題往往是「語言隔閡」,但在國外生活多年的凱盈有不一樣的看法,「原本我也很怕語言隔閡,但到英國後發現,語言這種東西,只要你有想表達的想法,你就會想辦法講出來,語言自然而然就會進步,除非你什麼都不說,那當然語言就會是個問題。但真正更難克服的是文化層面的問題,從小生活在台灣,一時要融入異國生活其實很困難。」凱盈剛到英國就學時,常常覺得與他人有一道無形的牆隔住,有一種找不到立足點的感覺。到了紐約就讀茱莉亞音樂學院之後,凱盈的這種感覺卻消失無蹤,她才發覺,原來自己在英國就讀高中時遭受了強大
的文化衝擊,而紐約本來就是個文化大熔爐,在那邊可以看到各種族群的人們,自己也不再感到孤立,同時也知道如何去了解一個文化,進而找到適應的方法。
 
【國際學生宿舍】
質詢是活下來的藉口
她說,就讓我引用英國作家布魯斯恰特溫,「質詢是活下來的藉口。」問是一種生活的姿態,誰沒有迷失沒有失落?誰不曾執著於匱乏的缺口?囤積著過往傷痛?我們總想做別人,過另一種人生,做另一個自己。然而,我是誰?因問而追尋答案,人生沒有答案,所以必須好好活下去。
巴黎、紐約、慕尼黑、東京、倫敦、開普頓、墨爾本⋯⋯從巴黎妓女區到紐約百老匯,從澳洲熱帶雨林到冰島總統官邸,從科索沃戰爭現場到阿爾卑斯山閉關中心,此刻你會在哪裡?陳玉慧跨越歐洲、亞洲、美洲、非洲、澳洲,她寫散文、寫劇本、寫小說、寫新聞,如同她愛讀的里爾克,閱讀陳玉慧,我們不只看見世界,更殘忍而動人的,恐怕是她反覆對內在生命的深沉探索,銳利而溫柔,牽引著我們看見生命孤獨殘缺的真實與美,一種血淋淋的美。
 
【國際學生宿舍】
台灣強心針
政壇年輕新力量
近年來,政治不再只是專家教授、電視名嘴與爸媽在關注的領域,年輕人對於政治的意識逐漸覺醒,進而出現許多翻轉社會的力量。本期特別邀請到林昶佐、吳思瑤與蔣萬安三位政壇年輕人,和我們分享究竟是甚麼動力驅使他們投入政壇為台灣社會及人民貢獻一份心力?而為了台灣這塊土地,又有什麼樣的未來藍圖等著實現?
 
【靈感點評】全球創意一覽
高科技又兼具時尚的
WHILL 輪椅
輪椅在大家的刻板印象中就是給行動不便人士或是老人使用,為了扭轉這個印象,WHILL 公司決定設計出時尚、又能讓行動不便者運用自如的高科技輪椅─ Model A。它的操作主要靠右手的搖桿,可以控制前後左右方向,而且因其特殊的前輪設計,可以讓它幾乎原地打轉。左手的下方則是設有開關和油門,讓使用者可以調整輪椅速度,在室外可以最快10km/hr 的速度移動。Model A 的關鍵創新為兩個前輪,特殊的設計使它可以獨立轉向,更因為四輪驅動系統和馬達控制器,讓WHILL 的使用者可以適應各種地形,像是草地、砂石路面、雪地等等,更可以輕鬆上坡。
WHILL 團隊的目標是打造出不管四肢健全者抑或無法自由行動者,都可以不受限制地自在行動,讓使用輪椅者不再持弱勢的形象,翻轉成時尚、科技感,除了使用扶手上的控制桿,WHILL 還可以用App 控制敏感度、速度等參數。
而一個鉛蓄電池充一次電可以讓輪椅行駛近20 公里。正所謂科技始於人性,WHILL 的功能及設計正是以「人」為出發點,透過貼心的設計,為使用輪椅的
族群帶來更方便的生活。
 
【靈感點評】全球創意一覽
整個城市 都是我的咖啡館
太陽能行動咖啡車
Wheelys Caf'e
每天來一杯咖啡已成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當今連鎖咖啡店林立,便利商店也開始販售現煮咖啡,喝咖啡幾乎變成一種文化,也讓「開咖啡廳」成為年輕人懷
抱的創業夢想,但是礙於沒資金、沒店面,許多人不知該從何開始,不妨從這台
Wheelys 3 太陽能行動咖啡車著手,踩著腳踏車做自己的老闆。
Wheelys 3 太陽能咖啡車雖然不大卻五臟俱全,咖啡機設備、瓦斯爐、自來水、
水槽、冷藏裝置等等應有盡有,甚至也提供wifi 及充電裝置讓客人使用,服務一點也不輸一般的咖啡廳。平時利用太陽能提供所需電源,對於環境也十分的友善。
Wheelys 3 當初的出現是為了要和連鎖咖啡廳競爭,而他們比連鎖咖啡店更大
的優勢就是─人潮在哪哩,我就在哪裡。每一台行動咖啡車擁有高度的機動性,
且同時具有跟連鎖咖啡店一樣的連鎖效益,意即你知道去哪裡可以找到咖啡車,也能夠預設會得到怎麼樣的商品與服務。再者,一間連鎖咖啡廳中有90% 的收益須上繳給總公司,只有10% 留給員工及吧檯手,但加盟Wheelys 卻只需上交5% 加盟費用,其餘95% 能夠完全放入自己口袋,更直接減少了創業及經營成本。
經過團隊一年的測試及發展,目前Wheelys 已遍佈超過24 個國家,有愈來愈
多人騎著Wheelys 穿梭在各個公園、火車站販售咖啡及甜點,用有趣又健康的方式,帶給大家提神又香氣十足的美味飲品。
 
【編輯部特別企劃】
2015 讀者樣貌大調查
為了讓《My Plus 加分誌》更貼近讀者們,編輯部特別企劃了本次問卷調查,希望透過問卷,了解所有讀者們偏好的單元、內容、封面等等,而我們也才能根據讀者們的意見至臻至善,一同讓《My Plus 加分誌》變得更好!
基本樣貌
本次共發放了1000 份問卷,共回收894 份,首先感謝所有同學們的熱心填寫!本次填寫問卷的男女比例為4.3:4.5,以二年級244 人最多,三年級233 人居次,其次為一年級及研究所。而填寫問卷的同學們大多來自南部地區的大專院校,就讀的院所以文學院占大宗,其次是商學院的同學。
閱讀樣貌
為了瞭解現在大學生的閱讀習慣還有頻率,我們特地放入了此方面的問題。在設計這題問題之前,我們大概能猜測現代人的閱讀頻率應該不高,沒想到還是有超過七成的大學生一個月至少閱讀一本課外書,顯示出大學生的閱讀意願還算高,
但還是不能忽視有兩成的大學生沒有固定閱讀的習慣。
 
【靈感點評】
改變社會,你可以玩的很不一樣
胡庭碩專訪
胡庭碩,S.I.B 社會創新巴士、一間坪林(現已改名為坪林街左邊)等多家社會企業創辦者,同時也在各地演講,推廣社會企業概念。罹患漸凍症的他雖然在行動上不如正常人便利,但對於社會正義的實踐卻不落人後,在農村舉辦深度旅遊、規劃工作坊,也幫助老舊地區做改造。本期我們將帶大家看到,他如何將商業與公益以創新的方式巧妙結合,讓改變的力量變的更加長遠與實際,也帶給年輕人更多不同的思考方式。
 
【揭開職人幕後】
做對的事,需要一點執著
紡織,這個被烙上夕陽產業的企業類別,其實默默的在替台灣爭光,尤其是位在台南的和明紡織,不僅各大國際服飾品牌爭相採用其布料,其創新精神更是為人稱道。而由和明紡織第三代接班人陳璽年(Tony)所新創的「WEAVISM 織本
主義」服飾品牌,更希望讓台灣消費者認識MIT 的精細布料及精緻設計。
 
 
【公務員狂想曲】
重整台北城市意
簡余晏的溫柔革命
現任台北市觀光傳播局簡余晏局長,自政大新聞系畢業後,期許自己「用一枝筆保護自己、家人,改善社會。」抱持此理想,從事十七年記者工作,後來因緣際會步入政壇,擔任議員八年。照理來說,她的從政之路一帆風順,應該繼續待在議員崗位,然而有感於台北市改革速度緩慢,骨子裡的理想性格告訴她「我要擁有更大的力量,改變台北市!」於是簡余晏選擇加入柯文哲團隊,並在去年底正式就任觀傳局局長。
角色對調,施政直抵核心
從質詢政府官員的議員角色,變成被議員質詢的對象,角色對調是否適應?簡余晏搖頭表示影響不大。對她來說,角色對調讓她反倒在面臨質詢時,能針對問題直抵核心。簡余晏補充,表面上看來,議員與政府官員是對立的,但其實都是為了幫助文官體系促成社會進步。她也發現,加入市政府體系,在政策的推動上,比過去質詢官員更能發揮實質且大型的改變。因此,簡余晏每天七點半準時上班,帶著滿滿朝氣,帶領全府最年輕、靈活的觀傳局團隊,推動台北觀光傳播進步。
 
【漫遊者之歌】
歐北來之
島嶼教我的事
一個在2012 年由四個七年級生所組成的歐北來團隊(歐北來也就是台語所謂「胡亂來」的意思),也許在很多大人眼中他們不走正規路,但他們的出發點很簡單,希望深入台灣各個角落,蒐集在地故事,記錄草根人物,一塊一塊拼出動人的島嶼拼圖,也提醒著我們要珍惜平常可能忽略周遭的美好人、事、物,對他們來說從來就沒有陌生人,有的只是還不曾相識的人⋯⋯
 
【島嶼嬉遊】
總是在路上,
對世界抱持好奇心的國際文化人
蘇小真
她來自西班牙巴塞隆納,精通中、英、西班牙及加泰羅尼亞語;她畢業於西班
牙巴塞隆納大學及英國里茲大學,之後獲得獎學金至北京大學及台灣文化大學
學習中文,並至馬來西亞、緬甸、英國工作;她擁有豐富的學經歷,旅居海外
近二十年,現在在台灣落腳,積極「用中文推動英語教育」,促成語言學習、
國際教育推廣及文化交流。她是蘇小真( Susana Galván),現任英國文化在
台協會處長暨東北亞區教育總監,一位有想法且勇於行動的國際文化人。

《My Plus加分誌》簡介
 
創刊於2010年4月的《My Plus加分誌》,以18~25歲在校大學生為目標讀者,期許能為同學們的學習、生活甚至是未來的工作求職加分。因此在內容編輯上,以校園生活切身相關議題為報導重點,不論是課餘打工、同好聚會、感情關係…等,增加雜誌閱讀的實用性。
 
專欄規劃,則邀請學生所喜愛的兩性、勵志、旅遊、插畫作家,涵蓋同學所喜歡的話題,以親切輕鬆的語氣,與年輕的心靈對話。
 
《My Plus加分誌》同時也提供各校同學宣傳活動的平台,達成雙向的媒體效果。不只是傳統的由上往下,也鼓勵同學提供自主的精彩內容。
 
此外,《My Plus加分誌》還特別規劃了「校園嘉年華」的活動平台,結合全台灣各大學的校慶活動,以及不定期的名人、主題講座,讓雜誌內容得以延伸至實體世界。同時以官網、臉書輔助,達成O2O (Online to offline)的整合。
 
《My Plus》加分誌是大學校園雜誌第一品牌,發行量共8萬本,主要通路是全國連鎖書店及全國重點大專院校。

  • 靈感點評/全球創意一覽
  • 青達班/青年就業達人班 你的職場敲門磚
  • 問卷調查/2015年終讀者樣貌問卷大調查
  • 社會企業/改變社會,你可以玩的很不一樣
  • 揭開職人幕後/做對的事,需要一點執著―WEAVISM 織本主義
  • 封面故事 對蹠點/聽舒米恩唱島嶼之歌
  • 公務員狂想曲/重整台北城市意象 簡余晏的溫柔革命
  • 漫遊者之歌/歐北來之島嶼教我的事
  • 島嶼嬉遊/總是在路上,對世界抱持好奇心的國際文化人―蘇小真
  • 理想生活備忘錄/那些關於校園與生活的大小事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