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 [第362期]:獅城回音 新加坡藝文環境與發展

點閱:1

作者:文訊雜誌社編著

出版年:2015.12

出版社:文訊雜誌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252

附註:月刊

本期內容簡介
 
獅城回音──新加坡藝文環境與發展
 
《文訊》除了長期深耕台灣文學領域,亦關注其他華文創作區域之發展及風采。早期的僑民意識,獨立後的本土化色彩,特殊的歷史沿革與地理環境,讓新加坡華文文學呈現出獨特的性格。本專題邀請周德成、潘正鐳、謝裕民、張森林、黃孟文、歐清池,從創作、出版、獎補助、藝文環境之不同面向,深入探究這個城市國家的書寫風貌。同時刊出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由衣若芬教授協助舉行的「台灣與新加坡華文小說獎助與補助機制座談會」紀錄,以供參考。
 
【特輯】
 
他們在島嶼寫作Ⅱ
 
2011年,由行人文化實驗室策畫、目宿媒體製作的「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拍攝六位當代知名且具影響力的文學家,分別為:林海音、周夢蝶、余光中、鄭愁予、王文興、楊牧,影片推出後引起極大的迴響。今年12月,第二系列七部影片:《東西》也斯、《奼紫嫣紅開遍》白先勇、《我城》西西、《讀中文系的人》林文月、《無岸之河》洛夫、《如歌的行板》瘂弦、《1918》劉以鬯,由黃勁輝、鄧勇星、陳果、齊怡與劉佩怡、王婉柔、陳懷恩執導,連結台灣、香港兩地七位文壇大家與中新世代導演。本刊特別企畫此特輯,邀請七位中青生代作家:鴻鴻、廖彥博、李欣倫、楊佳嫻、李翠瑛、龔華、陳智德執筆,從影片和七位文學家的創作,展開精彩的紙上欣賞會。

雜誌簡介
 
《文訊》雜誌創刊於1983年7月1日,發行逾30餘年。2003年5月3日,《文訊》改隸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持續發展迄今,基金會成立宗旨在於保存、研究、傳播、發揚台灣文學。
基金會所發行之《文訊》雜誌,為關心新書資訊、出版動態、閱讀環境的優良人文雜誌,重視人文史料的蒐集、整理及研究,提供完整的藝文與出版資訊,報導作家創作與活動;同時結合國內從事現代文學研究的作家、學者,共同為現代文學的發展貢獻心力。由於長期的累積及用心,獲得文藝界及學界普遍的肯定,不但已成為台灣現代文學的資料庫,更是台灣文學發展的檢驗指標。

  • 編輯室報告
  • 白先勇第一本書:文星版《謫仙記》
  • 「我們的文學夢」特輯 Feature Story 老虎之女與行走的樹
  • 亞洲華文創作新星 特輯 Feature Story 我用生命擦出嘹亮的笑聲
  • 活動報導 In-Depth Report 一年一會,溫暖動人心──2015文藝雅集側記
  • 作家私房菜 Private home cuisine 茶藝詩人吳德亮的茶湯圓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