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 2015/12/10 [第1501期]:匪諜就在企業裡

點閱:1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作者: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出版年:2015.12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周刊

本期內容簡介
 
1501期簡介
 
【封面故事】匪諜就在企業裡
內鬼偷資料銷中國,452億元損失只是冰山一角
調查局辦企業掏空,辦到郭台銘都內疚
 
【社會事】王如玄南部亮相,候選人視如票房毒藥
【立委風向球】柱柱姊私塾團發功,管爺孫翠鳳開講
【台灣反恐】王柯對決,國會改革版本大車拚
【政治事】林欽榮、張金鶚為公告地價槓上
【財經事】臉書要把「超大硬碟」放台灣?
【封面故事】匪諜就在企業身邊
 
企業內鬼偷資料銷中國,四五二億元損失只是冰山一角
調查局成立企業肅貪科後,企業一年平均主動送辦七十多件內鬼,比往年爆增六倍。
這些案件裡,有六成是偷公司機密資料的商業間諜,只有四成是撈公司錢的傳統內鬼。
調查局移送地檢署近一五○件矚目案件。不計算技術層面的營業損失,內鬼們就已偷走了企業四五二億元,而這很可能只是浮出檯面的冰山一角而已。
而根據調查局的統計,遭商業間諜竊取的機密資料,以銷往中國的競爭對手為大宗,這也成了重大的國安問題
撰文/侯柏青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501期〉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

  • 社會事 中藥商可以配藥?醫師、藥師強烈反對 拚修法 醫藥界從立院戰到選舉場
  • 放眼天下 IS「支持者」自發性攻擊,無組織行動更難防範 加州恐怖陰影遮翳了自由陽光
  • 顯像台灣 「告別」戰爭長路漫漫,但總要啟程 《冲天》衝破歷史閉鎖自封那片天
  • 讀者來函 貪汙比患得絕症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