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 [第364期]:小說引力 2001~2015華文長篇小說

點閱:1

作者:文訊雜誌社編著

出版年:2016.02

出版社:文訊雜誌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236

附註:月刊

本期內容簡介
 
小說引力
──2001~2015華文長篇小說
 
由國藝會與文訊雜誌社共同合作推動之「小說引力:華文國際互聯平台」已上線啟動。這個新興交流平台,面向全球華文讀者,希望打造全球華文優質小說的匯聚地。首波活動即就廿一世紀以來華文重要長篇小說,首次大規模綜覽評選,為關心長篇小說發展的讀者們,呈現近十五年來的豐碩成果:台灣長篇小說30部,上海、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長篇小說共計10部。
台灣長篇小說名單的誕生,有別於其他五處僅專家評選,採取了大規模票選方式。先由《文訊》統整近十五年作品,聘請五位學者選出101部,再廣邀各世代作家、學者、編輯人進行投票,得出前30部小說,不僅具代表性,同時呈現台灣長篇小說的多元豐沛。本期專題刊出梅家玲、陳昌明、陳素芳、陳明柔、李金蓮參與此次評選的觀察,以及票選活動分析調查;台灣前10部作品特別刊出精彩評論,並對其他30部小說作摘要介紹。
編輯推薦

雜誌簡介
 
《文訊》雜誌創刊於1983年7月1日,發行逾30餘年。2003年5月3日,《文訊》改隸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持續發展迄今,基金會成立宗旨在於保存、研究、傳播、發揚台灣文學。
基金會所發行之《文訊》雜誌,為關心新書資訊、出版動態、閱讀環境的優良人文雜誌,重視人文史料的蒐集、整理及研究,提供完整的藝文與出版資訊,報導作家創作與活動;同時結合國內從事現代文學研究的作家、學者,共同為現代文學的發展貢獻心力。由於長期的累積及用心,獲得文藝界及學界普遍的肯定,不但已成為台灣現代文學的資料庫,更是台灣文學發展的檢驗指標。

  • 編輯室報告
  • 談文論藝 Discussion 寫作是居住之地
  • 特稿 Feature Story 新技術、新視野、新方法──《文訊》雜誌知識庫對於台灣文學研究的意義
  • 活動報導 In-Depth Report 明鏡如今,渠今是我──第十屆悅聽文學側記
  • 回眸1950年代文學 兩部五○年代珍本詩集:《永恆的腳印》、《觸覺生活》
  • 作家私房菜 Private home cuisine 來一碗七層塔炒蛋酒,如何?──羅思容的私房菜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