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專題】
上海
另一種海派文學:小白《租界》、路內《花街往事》
「2001〜2015華文長篇小說20部」評選活動,由台灣擴及上海、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其意義不在排行,而是文學聯展,呈現不同地域華文創作的多姿風貌。上海以城市文學的身分參與,在張愛玲、王安憶等經典之後,企圖重探其多元文化,新建人們對上海的城市想像,評選出小白《租界》、路內《花街往事》,展現另一種海派文學。
本期專題聚焦上海評選,刊出陳思和(「小說引力」評選活動跨國觀察員、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暨圖書館館長、)、金理(「小說引力」評選活動上海召集人、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項靜(上海市作家協會理論研究室研究員)、黃德海(《上海文化》雜誌編輯)、劉志榮(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參與評選的觀察及會議紀錄,以及推薦書之評論各一篇;並摘錄兩部小說各約一萬字的精彩內容,以饗讀者。
【特輯】
張榮發的文化∕社會關懷
1985年,張榮發創辦的長榮集團躍居全球最大貨櫃船公司,基於「幫助更多人」之理念,在同年成立「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三十多年來,不間斷從事「慈善社會救助」和「文教公益」這二大類別的公益事業,包括清寒助學、援建災區學校、關懷偏鄉孩童、推廣音樂、海洋文化與道德倫理等,影響範圍遍及海內外,允為企業家善盡對社會責任之楷模,精神令人感佩。本刊謹以此特輯,向張榮發先生及基金會致敬。
TOP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室報告】
前進的強大助力
──感謝張榮發先生
◆封德屏
不知道《文訊》過往歷史的朋友,來到座落中山南路與仁愛路口「張榮發基金會」大樓,上了六樓我們工作基地,不是羨慕就是訝異,神情中透露著不解:一本不具市場性的小眾專業文學雜誌,怎麼會有這樣氣派的辦公處所?
2003年元月,國民黨當時在野,縮減預算的政策首先朝文史雜誌開刀,《文訊》原本隸屬國民黨文傳會,元旦假期後上班第一天,無預警被告知停刊。不忍投入近二十年的心血成泡影,與幹部快速商議,我大膽決定另謀財源,自立經營。隨即得到各界支援,成立基金會,在民間力量挹注下,《文訊》得以續存。之後同仁齊力,開源節流,努力營生;但一時無法解決的是,辦公室與龐大資料中心的空間問題。獨特、珍貴的資料,是《文訊》的命脈,2003年,台灣文學館副館長陳昌明教授,正好有一筆蒐集資料的預算,開價五千萬蒐購,可一舉飛渡空間、資金的重重難關。鑑於資料圖書和《文訊》難以分割,以及延續《文訊》的初衷,我考慮了幾天,還是決定辜負昌明教授的好意。
2006年,國民黨將黨部大樓售予長榮集團,《文訊》三年前雖已離開國民黨,仍暫時棲身於此,面臨即將流離失所的困境。幸運的是張榮發先生慨然允諾,讓搬遷不易,擁有龐大史料的黨史館和《文訊》及其資料中心,續留原址辦公,而且可以無償使用十年,僅需自付水電費。這一寬厚的決定,扭轉了我們可能無根飄泊的命運,對匆促自立門戶,根基不穩的《文訊》來說,不啻是天大的恩惠。
有了這個安定的家,不再瞻前顧後,十年,我們得以拓展新領域,壯碩自己;得以繼續實現蒐集、整理、保存、研究台灣文學史料,服務台灣作家、文藝界的理想。
除了定期出版《文訊》,近日並完成了1983~2015年《文訊》的數位化知識庫;這些年在文化部、台灣文學館及各機構的委託、補助下,先後完成了三鉅冊「台灣作家作品目錄」、12萬筆「台灣現當代作家評論資料目錄」;並繼續2010年「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系列的編輯與出版,到今年三月,共完成賴和以降至東方白等80位作家資料彙編叢書;也完成了日治、光復初期、五○年代三個階段的「台灣文學期刊史編纂及藏品詮釋計畫」;以及數個大型研討會的策畫舉辦和作家全集的出版:「陳映真國際學術研討會」、「百年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兩岸青年文學會議」,張秀亞全集(15鉅冊)、戴國煇全集(27冊)、艾雯全集(10冊)。同時跨出新的里程:2011年6月,接下台北市文化局委託「紀州庵文學森林」的經營;展開了和「新的網路世代」,以及找不到知音、方向「仍在堅持傳統閱讀的讀者」的連結……。
如果沒有一個穩固的巢、溫暖的窩,這十年,《文訊》就不可能如鷹雁般翱翔天際,飛向高端遠方。在這裡,我們受到更好的禮遇和照顧,沒有干涉打擾。張榮發先生平時本就很少露面,難得有機會在大樓裡見到他,也是從眾人簇擁中,驚鴻一瞥。僅有兩次,一次是在簽約初期,張先生突然來訪,看看我們到底是做什麼的;我用不輪轉的台語,告訴他:「我們在紀錄、保存台灣作家的作品與身影,也是另一種『本土企業』……」感恩他「讓我們有這麼好的棲身之所。」
十年過去了,我們扎根更深,面向更廣,卻錯過了張先生健在時,當面致上誠摯的謝意,以及與他分享我們工作成果的喜悅。今日,只能藉著《文訊》製作的特輯,管窺這些年來少為人知,「張榮發基金會」對教育、文化、藝術、慈善公益……耕耘、付出之一二,猶如對我們的庇蔭,謹向張榮發先生,長榮企業,表達我們由衷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