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樓上的風景
一家店鋪開在顯眼熱鬧、人潮集中的地方似乎是理所當然,但有些人卻決定把店設在樓上,甚至連招牌都省去;一不留神,就會錯過。或許看上相對便宜的租金,有著實際的經濟考量,是否還有其他原因,讓人忍不住循著線索,上樓一探究竟。
一間間開在樓上的店,在城市叢林的空隙中努力向上生長,想辦法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頗有「樹林裡有兩條路,我選了較少人走的那一條」的味道。
在這樣的選擇之下,這些老闆是如何經營自己的店?經常從樓上往下望,又看見什麼樣的風景與街角故事?與街區鄰里間產生了什麼樣的關係與連結?
這期小日子帶著讀者一起拾級而上,踏上我們築起的樓梯,走進一家家隱身在鬧市、公園、飛機航道下的樓上鋪,茶屋、咖啡廳、雜貨鋪、文具房、以分計時分享空間到新銳藝術家聚落,從另一種視角,發現其中耐人尋味的故事。
主人眼中的風景—
茶香懸浮於市井之上 俯看大稻埕的老臺灣
在中山北路的流動光束間 安靜喝杯咖啡
溫州公園老公寓的節氣雜貨舖 孕育自然民具復興種苗
走出同溫層 藏身公館夜市的家外之家
用空間換取時間 文具房裡獨一無二的生活哲學
大龍峒市場與飛機航道之間 磁吸新銳藝術家的聚落café’
客人眼中的風景—
周家盈:《香港樓上的書店風景》
劉冠吟:《胡志明市的後法咖啡館》
偵探、魔法與不可告人的心事 那些發生在樓上的電影故事
聊聊天:乱彈阿翔x沈光遠 《從本土中,長出一朵有個性的花》
其他文章:
二探曼谷城郊的白色桃花源
解構稻米的科學 尋訪臺灣米
我想創造茶文化與工藝精神的對話
紀錄片的百種想像
黃威融大叔筆記 《去現場看美國職棒及採買球帽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