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 [第367期]:澳門:東西交匯的歷史性與獨特性

點閱:1

作者:文訊雜誌社編著

出版年:2016.05

出版社:文訊雜誌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212

附註:月刊

本期封面故事

澳門

──東西交匯的歷史性與獨特性:李宇樑《上帝之眼》、梁淑淇《我和我的……》

舊城區裡中葡古韻共生,新城區裡娛樂場及大型秀展炫目,澳門一城的色彩鮮明。「2001~2015華文長篇小說20部」評選活動,澳門也選出了個性鮮明的兩部作品──在魔幻張力中洞察人性,或以敏感心眼探問生命,有犀利,有細膩,背後皆是對文學創作的專注。藉此交流,看見其城於博奕之外的文學追求,期待澳門小說在更廣遠的時空裡傳播。

本期專題聚焦澳門兩部推薦書,刊出:李宇樑《上帝之眼》、梁淑淇《我和我的……》各約一萬字內容節錄,各一篇評介專文,並有五位評選委員:姚風(「小說引力」評選活動跨國觀察員;澳門大學葡文系教授)、寂然(「小說引力」評選活動澳門召集人;澳門筆會副理事長、《澳門筆匯》執行編輯)、李觀鼎(澳門筆會會長)、廖子馨(《澳門日報》副總編輯)、陸奧雷(作家、《澳門筆匯》編輯)的觀察與評選會議紀錄。

雜誌簡介
 
《文訊》雜誌創刊於1983年7月1日,發行逾30餘年。2003年5月3日,《文訊》改隸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持續發展迄今,基金會成立宗旨在於保存、研究、傳播、發揚台灣文學。
基金會所發行之《文訊》雜誌,為關心新書資訊、出版動態、閱讀環境的優良人文雜誌,重視人文史料的蒐集、整理及研究,提供完整的藝文與出版資訊,報導作家創作與活動;同時結合國內從事現代文學研究的作家、學者,共同為現代文學的發展貢獻心力。由於長期的累積及用心,獲得文藝界及學界普遍的肯定,不但已成為台灣現代文學的資料庫,更是台灣文學發展的檢驗指標。

  • 編輯室報告
  • 「我們的文學夢」特輯 Feature Story 我的夢中書房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