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築塾代誌 [第12期]:永不停歇的創作型建築人

點閱:1

並列題名:FUNmatter

其他題名:fun放築塾代誌

作者:黃秀慧總編輯

出版年:2016.06

出版社:放築塾創意行銷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本期內容簡介
 
編者的話
 
美麗島
 
走在李國鼎故居的巷子裡,一邊是獨棟家屋,一邊是高層豪宅,〈美麗島〉歌聲此時響起 ......。歌詞緊扣土地人民生活歷史,深受許多人喜愛的歌曲,令我停步聆聽:「我們搖籃的美麗島,是母親溫暖的懷抱;
 
驕傲的祖先們正視著,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作詞陳秀喜)是的,關於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今,美麗島上人們落腳居住的正義與需求,新政府已經正視,提出回應,也獲得期待。各界對於社會住宅的興建議題,論者紛紛,鄙之者有,倡之者眾。透過社會住宅的規劃,將能帶給人民怎樣的居住環境與福祉?端賴主事者的企圖展現。至於能夠分期達成多少戶數?設計達於怎樣的水準與前瞻性?則需要專業者的繼續用力監督與協助。
 
而台灣現代獨立住宅的發展,也是一道需要關注探討的課題,本期專輯〈看兩岸三地獨立住宅築故事〉呈現出由李亮聰與劉克峰二位建築人所策的展覽「讀 / 獨宅」,涵括兩岸三地的十二件作品。透過劉克峰老師的析論,讀者能夠對於住宅設計的考量,或能有進一步的理解——生活與建築及構造方式緊密結合,並且能回應氣候考驗。此外,對心理需求的空間回應,是一大特色!。至於節能減碳與自然調節的的作法,則不需贅述。這二位策展人關心建築與環境與人,亦都致力於教學,於是,「分歧者」單元更深入訪 問二位,挖掘更多更深的故事。
 
「品空間」單元,深入介紹一位處八卦山腰的「691 點 共享聚落」。她不僅僅是座由廢棄工廠改造的藝文空間,五年來做了甚麼展覽?,推動了甚麼發展?,搭造怎樣的平台?,全在劉克峰老師筆下娓娓道來。

雜誌簡介

FUNmatter 放築塾代誌
輕鬆學習建築。
思考、觀察、想像。

台灣正在一個轉折點上,這趨勢已進行了一段時日,你我他都不免在這段歷史的轉折洪流中浮沉、打轉,可以說我們正在寫歷史-用生命、生活在寫歷史! 既然參與了,是否我們能更積極的在洪流中多激起一些浪花,或許能多少扭轉或引導台灣走向較長久的治平之路!

因著網路及婉君,訊息的溝通異於往日的頻繁及快速,但人們對生活步調的渴望卻日益希望能緩下來過日子,這也就是為何各地民宿、旅遊景點等會如雨後春筍般冒將出來的最大原因了!

因此社會、文化關注的焦點不應再聚焦於金字塔頂端的菁英階層,而應該更關注基底的養成及「輕熟」的哺育與餵養,從自己腳旁、身邊關切起,因為就熟悉的領域提出針砭,可能較能切中病因或病根吧!

目前台灣建築相關的雜誌,不論是建築師雜誌、台灣建築雜誌,空間雜誌、室內、……,或已停刊的DIALOGUE,都是建築師或系所老師等的發表園地,各系所學生雖可能辦有系刊或畢業專刊,但大抵皆只在自己的小圈子中流傳,學生在成長的歲月中缺少能互動、學習、整合的平台。雖說目前臉書等網路視訊多如過江之鯽,但能深思且方便收藏咀嚼者又付之闕如!

回想當年求學歲月利用南返,刻意與同學遠赴台南成大、台中東海,課暇趕赴中壢中原等旁聽各校評圖。且曾至逢甲參加六校聯誼(至於淡江則曾因學生黨部訓練活動去住了幾天!),這些異校的經驗,都豐富了我的成長歷練與記憶!

放築塾代誌著眼草根性、多元性,在台灣風起雲湧的年代,我們不想缺席。以建築人曾受的訓練、磨勵,矢志讓生活成為有趣的,成為一種心智活動,也成為志節!我們期待有雷同共識者的參與,一起努力;作伙打拼一片天!

  • 魚夫繪葉 日治時期台灣最前衛的民宅 淡水河岸的高橋豬之住宅邸
  • Case Study 澳洲伊麗莎宅邸
  • 品空間 691意象廢墟的攝影美學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