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 [第368期]:新加坡 移動.歸返.用文字生根

點閱:1

作者:文訊雜誌社編著

出版年:2016.06

出版社:文訊雜誌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月刊

本期封面故事

詩,常伴迢迢人生

◆封德屏

日前參加政大舉辦的「觀念.方法.史料──2016第一屆現代文學/民國文學圓桌論壇」,負責主持其中一場「民國史料與民國文學」座談。與會者之一的秦賢次是《文訊》資深作者,更是台灣知名藏書家、文學史料專家。2005年7月前,他陸續慷慨捐贈一萬二千餘冊藏書給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豐富了館藏,贈書中尤以「現代文學的民國初版本」最為珍貴難得。

由秦賢次擔任召集人的「當代文學史料研究小組」,其實早在1987年元月四日就成立了,並著手出版《當代文學史料研究叢刊》。幾位熱衷蒐集史料的同好,集聚力量,希望達成「為前人建檔,替今人勾微」的初心。

彼時,《文訊》幾個專欄的經常撰稿人,都是史料研究小組的朋友。鐘麗慧在一篇回憶的文章裡說:「猶記得當年和幾位『文訊作者』秦賢次、陳信元、吳興文、應鳳凰子夜電話討論,諮詢或互探寫作進度,彼此打氣趕稿。我們戲稱是『社區守望相助隊』,竟然也逼稿成篇。」事實如此,這些朋友日積月累的蒐集、整理、書寫,為《文訊》打下堅實的基礎,也成為日後披荊斬棘、開拓新境的寶劍利器。

中國新詩史料專家劉福春教授,座談中最後一個發言,他笑盈盈的說:「大家都說蒐集史料,研究史料,備嘗辛苦,可是我們也有旁人體會不到的快樂,君不見剛才賢次兄、登山兄發言時眉飛色舞的得意神情。」他也調侃自己:「有人說我很大方,提供資料幫助了許多人。事實上我很小氣,為了原件不要有去無回或被毀損,我絕不借原書原件給人,我只提供影印或掃瞄;以前是資料見到就要,現在體認到時間和空間有限,只能夠做我專精的部分,因此面對龐大的史料,我開始挑三揀四,現實條件不允許我照單全收,但是碰到自己想要的,我仍然十分貪心,非得到不可!」一席話說得台下眾多同好頻頻點頭。

劉教授的發言,引起廣大共鳴,也觸及了《文訊》從事史料蒐集整理及研究工作的關鍵點及問題點。三十多年來對史料的用心關注,我和同仁都或多或少養成了不可救藥的史料癖,看到作家作品、重要期刊缺漏,總記掛在心,不意間尋獲,或得作家捐贈,則歡聲雷動,笑逐顏開。有了五○年代,再尋六○年代,同時回頭尋找日治時期、戰後初期……但史料何其浩瀚,一個資金淺短的民間單位,力量何其微弱。這些年,望眼欲穿,在首善之都台北,能有一間展現台灣文學浩瀚寬厚記憶的「台北文學館」,竟然都只是個奢望。不可知的未來,對於文學史料工作,我們也要審慎思量,如何與時俱進的調整腳步,繼續前進。

六月是屬於詩人的。我們特別刊載張錯〈同源異流:英美詩歌傳統與繼承〉一文,這是他多年研究的成果,從英美詩歌的源流、脈絡、演變,梳理出各自作品的傳統與特色。岩上則是將多年探索的「詩路」與「拳路」融會貫通,讓詩與拳在道學中相會;他日日鑽研,深刻體會,分析「詩與太極拳貫通的形意肌理」,發展出〈述論詩與太極拳美學〉的力作。

除了詩歌的探索與呈現,在老樹綠蔭圍繞的紀州庵古蹟,6月11日將推出席慕蓉「有人問我草原的價值──席慕蓉詩.攝影試展」,這是她這些年潛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鄉為創作主題的自然投射,以及映照出的豐美成果。

祝願:文史的篇章魔力,詩的意象身影,長伴我們迢迢人生。

雜誌簡介
 
《文訊》雜誌創刊於1983年7月1日,發行逾30餘年。2003年5月3日,《文訊》改隸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持續發展迄今,基金會成立宗旨在於保存、研究、傳播、發揚台灣文學。
基金會所發行之《文訊》雜誌,為關心新書資訊、出版動態、閱讀環境的優良人文雜誌,重視人文史料的蒐集、整理及研究,提供完整的藝文與出版資訊,報導作家創作與活動;同時結合國內從事現代文學研究的作家、學者,共同為現代文學的發展貢獻心力。由於長期的累積及用心,獲得文藝界及學界普遍的肯定,不但已成為台灣現代文學的資料庫,更是台灣文學發展的檢驗指標。

  • 編輯室報告
  • 「我們的文學夢」特輯 Feature Story 同志文學與歷史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