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品質雜誌 [第10卷‧第4期]:建構放心就醫環境

點閱:1

其他題名:Journal of Healthcare Quality

作者: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編著

出版年:2016.07

出版社: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

出版地:臺北縣板橋市

格式:PDF,JPG

頁數:116

近年來隨著醫學科學進步及資訊科技發展,醫療決策模式從以往個人經驗或推論,進展到以科學證據為基礎的決策模式;對某些疾病檢查、治療、預後及預防都有相關的研究實證,讓醫療人員在面臨醫療決策能有所依據。而醫療面對的是活生生的個體及複雜的社會脈絡,就個體而言仍有其差異性,這是醫療決策的困難及特色所在。依據2014年臺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年報(TPR)資料顯示,可能因「溝通因素」引起的病安事件中,有31.6%屬於「醫療團隊與病人間」的溝通問題。現今臺灣忙碌的醫療環境下,醫病溝通問題的改善面臨不少挑戰,因此增進病人對健康知識的瞭解,對病人最佳的選擇,包括決策3「E」的交集:最佳研究證據(Best Research Evidence)、臨床專家經驗(ClinicalExperts' Experience)、以及病人的價值與期待(Patients' Value andExpectation)三個「E」整合,由醫療人員和病人共同參與醫療決策的「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簡稱SDM),是進行醫療決策的理想模式,真正能達到以病人為中心的目的,更是「實證健康照護」實踐的終極目標。
 
因此,本期主題以建構放心就醫環境為主軸,邀請王英偉醫師介紹醫病共享決策-決策輔助工具與臨床應用;李宜恭主任分享大林慈濟醫院的醫病共享決策實務運作經驗;張耀懋副研究員分享醫病共享決策-如何讓民眾聽得懂、看得懂;陳杰峰執行長介紹基於實證的臨床處置,點出醫療品質的三大鴻溝;以及從病人安全議題切入,如何從人因工程觀點及醫療風險與管理的角度,在充滿不確定性的醫療環境中,讓病人免於因醫療照護過程中的意外而導致不必要的傷害;邀請陳俊榮院長分享人因觀點與作為促進病人安全、石富元主任分享醫療風險與管理的基本概念。希望藉此讓讀者有更深入的瞭解及重視應如何提升病人健康識能,醫病雙方能共同做出真正對病人好的決策,進而提升醫療品質。本期也特別專訪獲得醫療品質獎系列-第十六屆系統類機構推行獎的國泰綜合醫院,李發焜院長分享首創以金字塔架構,在院內落實推動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的成果及心得。
 
期待讀者能透過本期特別企劃內容,瞭解醫院推動醫病共享決策模式的重要性,擬出個別化的病人衛生教育,以實證為基礎提供適切衛生教育給病人與家屬,從而有效的共同決策,希望藉此讓病人獲得更好的醫療結果。

雜誌簡介
 
醫療品質雜誌刊登與醫療衛生、醫療事務、醫院行政及醫院管理相關之論著,內容包含:專欄、品質改善、交流園地及學術專欄等學術性文章。

  • 版權頁/編者的話
  • 目錄
  • 品質專欄 4 醫療風險與管理的基本概念 醫療品質獎系列—第十六屆系統類機構推行獎 國泰醫療財團法人國泰綜合醫院
  • 感染管制 登革熱與病媒蚊傳染病之疾病管制
  • 性別與健康 扎根產前教育奠定成功母乳哺餵基石
  • 讀者論壇 活化社區精神復健機構強化社會安全
  • 活動報導 2016 International Forum on Quality & Safety in Healthcare研討會學習分享 Change. Save. Sustain. In Partnership with Patients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