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兩棲突擊車的 美台角力
為何付了頭期款,才告知拖三年半交貨?
為何台灣先下單,日本先取貨?
【政治事】史上最高調的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
【司法事】陳瑞仁催醒檢改會,以2.0版再出擊
【財經事】三立林崑海從「海董」變「海派」
【火燒車事件】高風險大客車滿街跑,賀陳旦如何整頓
【財經事】施振榮、尹衍樑、蔡明忠齊押寶張善政
【封面故事】從AAV7窺見美國的台灣戰略
與中國對抗蔓延東海,美國要東亞盟友多出力
美國總統大選戰火正熱,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陣營候選人發言總是引起媒體關注,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日前就以「朝鮮半島撤軍論」,再度讓西太平洋的美中對峙局勢成為言論焦點。美方告知台灣添購的兩棲突擊車AAV7要遲交車,或許只是美國西太平洋戰略部署的很小環節,但也讓我們觀察到美軍建軍先日後台、希望環太平洋的韓、日、台對自己的安全付出更多代價(給錢)、努力拉住台灣新政府等具體方向。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