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綠能發電的一場騙局
李世光踹共!
年底要完工的地熱電廠消失了
風電專區生變,林佳龍要推翻重大政策
【司法事】「請叫我多多」,姚人多棄學轉政,搞定小英有一套
【政治事】受刑人一人一床,邱太三拚不可能任務
【焦點】綠營抱怨總統快變成用人唯「疏」了
【焦點】「創業家」徐三泰靠謊言堆出「傳奇」
【財經事】連襟拖累,華南金成詐貸案最大苦主
【封面故事】綠能發電的一場騙局
非核家園再等等,地熱電廠消失了
總統蔡英文曾承諾再生能源占比在2025年要達20%。今年3月,蔡英文
智庫能源小組召集人吳政忠在接受《新新聞》專訪時表示,這500億度電
的優先次序是以「太陽光電」、「離岸風電」為優先,其次是「地熱」,可後
兩者,最近都遭遇了大問題。
選前離岸風電業者個個對新政府充滿期待,盼能一掃前朝「假綠能」的
陰霾,新政府上任後也不斷強調會以「國家之力」挹注離岸風電的發展;
但預計在台中港設置的「風力發電產業園區」,卻恐在市長林佳龍手上跳
票。
而地熱發電,則仰賴2014年開始的第2期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7月12日
才在宜蘭縣舉辦第二口井開鑽的開鑽典禮,卻遭民眾向監察院檢舉,科技
部計畫未依程序申請發電機組許可,花了9億5000萬元的「地熱發電廠」
恐在部會你推我丟之間消失。
7月底,時代力量提議刪除5億元核四封存費用,獲朝野無異議通過,
加上核一、核二廠也將逐步迎接除役,綠能發展成為一副重擔。但現在,
再生能源的第一哩路就有跳票危機,蔡英文該如何帶領台灣穩健地走向
「非核家園」?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