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精采內容
【封面故事】小傅粉碎小英如意算盤
一座圖書館毀了綠化東台灣的構想
【焦點】前元首鬥名嘴,首戰周領先、再戰馬復活
【司法事】查兆豐案,北檢出「吉」字求勝
【財經事】八大行庫變國庫幫的董座訓練所
【財經事】嚴凱泰大病初癒,納智捷老病又犯了
【政治事】「政經」讓收視洗牌,政治人物想轉台
【封面故事】傅崐萁粉碎蔡英文如意算盤
一座圖書館毀了綠化東台灣構想
雖然藍綠雙方都賦予花蓮市長補選許多意涵,國民黨陣營想要讓這個選舉變成
一場對蔡英文政府執政的不信任投票,黨主席洪秀柱則期待一場勝利可以成為穩
固自己地位的戰功。至於民進黨方面,希望將田智宣驟逝的影響降到最低,讓二
○一八年底順利「綠化」東台灣。
然而說白了,這場補選是一八年縣長選舉前哨戰,主角是「花蓮王」
傅崐萁和「後山電磁砲」蕭美琴,最後在傅崐萁使出全力動員
「縣長派」的情況下,民進黨慘輸近一成二選票,
壞了計算許久的如意算盤。
儘管傅崐萁意識形態偏藍,過去和國民黨卻也不是沒有選舉恩怨,
但一座圖書館,成為讓他下定決心「挺藍」的最後一根稻草……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